交强险中霸王条款如何杜绝
如果拜登在落後輸了,就自然輸了。
於是隔年他又開始先發中繼兩頭跑,2009年還沒關係,他的ERA+還是夠水準的105.8,但是2010年這個超級投手年,他的ERA+就只剩70.0。2012年,余文彬只丟了11場,留下13.50核炸的ERA就引退去了。
果然讓球迷留下需要戰績,讓球迷回到球場需要國際賽。他是何許人也?高中時代跟松坂齊名的超級強投,歐力士的球探長三輪田勝利因為沒辦法順利爭取到他加盟跳樓自殺。但是整場日本也只得到這一分。文:一貫三 2001年3月23日,新莊棒球場。一出局一壘有人,這時候上來打擊的是第七棒一壘手,兩好三壞之後,他大棒一揮把新垣渚的球打過中外野大牆。
果然,隔年余文彬雖然還是出賽42場,但是ERA+是砍半的76.2。他生涯第一次單年局數來到百局,時任的興農領隊劉志昇甚至說:「他如果不強歐力士為什麼要找他?」但是以現在事後諸葛的角度觀之,他並不是老來俏或是終於投出來了,而是恢復過去的威力,這一年他的ERA+是103.2。只是我們台灣人喜歡看川普抗中罷了。
台灣人說:我們選上的總統最重要的是要能抗中,川普跟拜登誰選上當然重要,因為誰誰誰比較抗中。我真的看過不少自以為聰明的覺青,說選誰可以不會讓你被丟進勞改營,這種論述,跟國民黨選舉時說中華民國會亡國一樣,然後為了這種不會被丟進勞改營的幻想,吃苦拿低薪,然後慶賀抗中的總統當選了,抗中的市長當選了,然後薪水還是沒有改變。川普最強的政績並不是抗中,而是他曾讓美國股票歷史高點,也曾讓失業率壓到低點,讓許多藍領階級覺得確實有改變。上次川普不是講一個很扯的政見,說他要跟墨西哥之間拉一個萬里長城,為什麼要搞這個?他說就是要降低偷渡客搶工作的數字,這些都是經濟。
說句白話,這些人的要求真的有夠低,整天幻想如果總統被誰當選,台灣會被中國併吞會被丟進勞改營。Photo Credit: Reuters / 達志影像 美國最重要的是,美國人會更有錢 美國能強,都是因為人家所有的重心都放在經濟上,經濟強悍,生產出來的軍武就強悍,想壓誰就壓誰。
砸到我大美國都可以上月球。美國不是,美國一整個就在南海耀武揚威,義勇兵三型長程導彈射給你看,展示我的全球核打擊能力給你看,還上影片說我把核彈頭安裝上我的B2隱形轟炸機了。只是台灣許多人都搞不清楚狀況,覺得精神要能保持抗中是最重要的。美國的能力來自哪裡?來自嘴砲跟口號抗中? 錯了,美國的能力來自他的經濟,來自他天下無敵的美元,要發展國防,有什麼難的?我美國就是有錢,要多少我就砸。
但無論如何,美國的經濟發展永遠都是強悍的,美國每次選舉,常常講的都是要如何讓大家有錢,要如何降低失業率等等。玩過星海爭霸那樣的即時戰略遊戲嗎?兩軍開戰,後面靠的,也都是源源不絕的經濟產出。就像一個窮小子買個小東西就覺得瞻前顧後,要買一台車,你還擔心稅金擔心車位等等,但是今天如果你有大把鈔票,你是有錢的富豪,你會擔心這種東西?擔心稅金?擔心車位? 人家選舉是美國再次偉大,我們選舉是再次抗中 想想那種不同心態的對比,人家換個總統不管怎樣,候選人都會下重本讓民眾有錢,但我們呢?每次選舉不管總統選舉還是縣市長選舉,都在下重本抗中,然後喊抗中口號的人當選,你就覺得台灣有救了,不會被丟進勞改營了。因為地位心態已經完全不一樣了,所以我認為就算拜登當選,你說他要怎樣親中,我覺得都不太可能,我們會有那種心態是因為我們經濟弱,所以從我們的出發點,就會顧慮這些有的沒的。
台灣人真是單純,這個套路,我看還能傻傻的再吃十年,想不要被關勞改營就好,選那些嘴巴會喊抗中的候選人,卻不見得是「真的中心思想抗中的人」。Photo Credit: Reuters / 達志影像 經濟不振,說要建交,不敢,因為經濟不強軍武就不強,經濟不振,說要裝冷氣,沒錢,開了會跳電,經濟不振,連路燈都不維護,省到引發命案差點搞成國際事件,然後還嘴硬說真的只有兩個燈不亮。
巴菲特說:川普、拜登誰贏重要嗎?美國人只會更有錢除了過去的積怨外,中國沒有誠實通報世衛組織,錯過圍堵病毒的黃金時機,最後闖下大禍,也是世界各國不滿的重要原因。
民進黨政府在2016年首度全面執政後,最重要的一件事,就是通過〈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〉,成立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,全面追討國民黨與其外圍組織手中的龐大黨產。目前多數人都認為,無論未來是川普或拜登當選,都已無法改變美國與中國的競爭關係。中國近來會擺出如此挑釁的姿態,來自於不安全感,因為新的世界對中國很不友善。文:王臻明 是說2020年發生了很多大事,影響了整個世界,但因政府疫情控制得宜,目前台灣的生活很幸運幾乎沒有受到太嚴重的影響。不過2020年其實已深深改變了我們的未來,在這一年中所發生的幾件大事,將會大幅度改變台灣的樣貌與走向。美國與中國本來就因貿易戰、科技戰而陷入低潮,在疫情與美國總統大選的交互激盪下,更讓兩國的關係陷入空前的緊張。
蔡英文成功的防疫,讓她的支持度高居不下,再加上掌握國會的絕對多數,讓蔡英文成為近年來最具實權的總統,已經完全超越陳水扁與馬英九,雖然無法與強人李登輝相比,但推動政策的空間比過去的兩任總統都還要高上許多。這對國民黨而言將是很嚴重的打擊,因為眾所皆知,過去國民黨在選舉中收編地方派系,動員基層組織的最大利器,就是靠這些黨產。
同樣的情況,也出現在〈促進轉型正義條例〉上,由這個條例賦予法源所成立的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,是國民黨急欲除之而後快的目標。不論現在美中關係在檯面下的真實情況是怎麼樣,在這種氛圍下,美中兩國的競爭就是會變成長期的情勢,台灣在這個關鍵時刻,選擇正確的方向會非常重要。
而讓台灣受到國際讚譽的背後因素之一,其實也在於國際社會對於中國的反感。蔡英文在連任,已經為這個抉擇給出了明確的答案,未來對台灣外交方向與兩岸關係的影響將會非常深遠。
一旦失去這項資源,國民黨的基層組織就將面臨進一步崩解的危機。可以想見,在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與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的夾擊下,國民黨可能會進一步萎縮,進而改變台灣過去的政治版圖。而蔡英文的連任,中國持續對民進黨政府採取敵視的態度,剛好讓台灣順理成章選擇加入這個聯盟。Photo Credit: USS Ronald Reagan (CVN 76) 如果蔡英文沒有連任,今天是由國民黨執政,雖然國民黨也奉行親美、和中的外交政策,但是態度恐怕會很猶豫搖擺,說好聽一點,是兩邊都不得罪,但後果很可能是兩面不討好,而讓台灣陷入更深的危機之中。
蔡英文本人的個性也較不憂饞畏譏,這從她之前推動年金改革,與目前開放美豬的政策都可以看得出來。美國不止加快腳步籌組圍堵中國的聯盟,也加強武裝台灣,以避免第一島鏈出現破口。
如果國民黨贏得政權或取回立法院的多數席次,則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絕對會被解散,或是利用凍結預算或人事的方式,讓這個委員會無法運作。在釋憲結果宣告不當黨產條例沒有違憲憲,民進黨政府繼續掌握立法院多數、有可能長期執政、並擁有司法系統人事權之下,民進黨政府有不小的機會可以贏得訴訟,成功追討到這些不當黨產。
如果國民黨能在2020年年初的總統大選中,奪回政權或取得立法院的多數,那大法官的釋憲結果就完全不重要了。只是蔡英文的成功連任,讓國民黨打的如意算盤成為一場空。
果然大法官的釋憲一直到2020年8月28日才有結果。國民黨成功在多個追討黨產的行政訴訟中,讓法官聲請釋憲,並不是認為釋憲會對國民黨有利,而是知道大法官釋憲需要一段時間,讓他們可以把訟訴拖到2020年的大選後。各國反制中國的最佳武器,向來就是台灣牌,剛好台灣成功的防疫表現,讓這些國家打台灣牌打的更加順手、更為名正言順。可以想見,她在挾第二任不必擔心連任問題,又擁有高支持度的情況下,有機會進行更大的改革,或推動更爭議的政策,進一步改變台灣的樣貌。
讓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在接下來四年的時間裡,有時間逐一梳理更多的陳年檔案,挖掘出更多的史料,而這都是國民黨最不願意看到的情況。這在背後有幾個非常重大的意義,是目前台灣社會較少討論的。
但蔡英文的連任,也讓國民黨沒有辦法這麼做。這個2020年可以說是充滿變數的一年,國際情勢急轉直下,中國受疫情影響、經濟下滑、又與美國交惡,外交四處碰壁,讓習近平的長期執政之路充滿危機。
國民黨所祭出的反制方式就是以拖待變,利用訴訟與釋憲的方式,來拖延時間。中央社記者張皓安攝109年8月28日 在目前三級二審制的行政訴訟中,這些在釋憲後續行審判的訴訟,很有可能會在蔡英文卸任前定讞。